中新網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 龐無忌)在經過近兩年時間的建設和試運行後,全國地質資料館核心數字系統12租辦公室月10日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的評審驗收。
  地質資料是野外地質調查和室內科學研究的紀錄與成果,具有獲取成本較高、再利用價支票借款值大等特點,是一國基礎性、戰略性的信息資源。
  據介紹,這一數字系統是目前中國國內少有的、以政府自然資源調查成果提供直接面向關鍵字社會公眾服務的網站系統。其中,包括20多個大類專業的,近10萬種、360萬件地質資料。資料內容包括基礎地質、礦產資源勘查、水文地質、環境地質、海洋調查等許多方面。
  一些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數據,如地質旅游資源調查、缺水地區找水、部分農作物適宜種植區分佈圖等也能從中獲取。數據形蒸烤箱式既有文字報告、數據表,也有大量的圖件、數據庫等。
  用戶可以利用系統提供的功能,按照需求進行查詢檢索、瀏覽下載地質資料、應用程序互動、使用訂單專題等。普通公眾可以免費獲取近1房屋出租.8萬種、近5萬件地質資料數據。
  對於大量的涉密資料,目前已經初步完成入庫地質調查成果資料的涉密清理,將占總量的50%左右的不涉密地質調查成果製成數據包或數據服務在地質調查專網上發佈。
  中國全國地質資料館表示,今後將圍繞基礎地質、資源勘查、民生保障等領域加快數字資料的投放,特別是可公開服務數據的處理規模,為地質工作者及普通公眾提供更多的地質信息。(財經專線)  (原標題:中國10萬種360萬件地質資料數據實現信息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k13ckdh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